close

這一天.....又想起了Michael Jackson


或許應該說.....這陣子以來,鮮少有一天不想起他的...


對他的歌了解的並不算多,但對他的喜愛...卻是在離世後才清楚的知道...


還記得那一早的心情,在新聞的背景聲中,聽到Michael Jackson逝去的消息....


也驚訝的憶起,兩天前更換的手機鈴聲.....


.....就在Michael事發前才換的「you are not alone」!....


我想...〞錯愕〞與〞悸動〞都不足以形容全世界歌迷們當下的心情了...




接連幾天的消息畫面,看著電視裡的專輯回顧,心頭總不免一次一次的悸動....


他曾是多少人心中的唯一,也相信會是取代不了的唯一....


或許是後期誇張的行徑,Michael在許多人的心中...輪廓開始斑駁...


但卻也因此造就他傳奇...且神秘的一生....


曾經...曾經自己很不解....不解他為何會在膚色上過不去....


大家不是一開始,就喜歡那個黑黑的流行歌手Michael嗎?...


歐巴馬不就是頂著第一位〞黑人〞總統的光環,進到美國白宮的嗎?...


.


.


.


Sorry!.....真的抱歉自己曾經這樣的誤解過....


.


.


.


如果....


如果你對他仍有疑惑....


或許你該想想....一個黑人在白人世界裡....對面著噬血的媒體.....會是如何?


.....面對著世人誤解的眼神....又能使的上多少力呢?.....


換了角色.....誰都無法全身而退的!...


一日一日......報章不再整天都充斥Michael Jackson的消息...


然而自己對Michael的輪廓...卻是越來越清晰...


 


以下文章引用:http://pressurechief.pixnet.net/blog/post/11341860


本貼所有資料來源:http://www.mjjcn.com

  我已經厭倦了被人操縱的感覺。這種壓迫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是撒謊者,歷史書也是謊言滿佈。你必須知道,所有的流行音樂,從爵士到搖滾到hip-hop,然後到舞曲,都是黑人創造的!但這都被逼到了史書的角落裡去!你從來沒見過一個黑人出現在它的封面上,你只會看到貓王,看到滾石樂隊,可誰才是真正的先驅呢?
  自從我打破唱片紀錄開始——我打破了貓王的紀錄,我打破了披頭四的紀錄——然後呢?他們叫我畸形人,同性戀者,性騷擾小孩的怪胎!他們說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膚,做一切可做的來詆毀我,這些都是陰謀!當我站在鏡前時看著自己,我知道,我是個黑人!
                 ——麥可‧傑克森

  麥可‧傑克森,這個流行樂壇上光芒奪目的名字,這個最為人所知的巨星,十多年來,卻一直被籠罩在媒體鋪天蓋地的負面報導中,以及淹沒在世人茶餘飯後恣意嘲諷的口沫中。

  而真實的麥可‧傑克森呢?卻是一個極為有愛心的人,他一直在歌中呼籲和平,宣傳環保,傳達博愛,關注社會,抨擊不公。而他在現實在也是這樣做的——在他二十多年的慈善事業生涯中,他是全球所有藝人中捐助慈善事業最多的一位,多次得到人道主義大獎,併兩次得到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除向全世界近四十個慈善機構作出捐贈外,他還創立"拯救世界基金會(1992成立)","拯救兒童基金會Heal(2001成立)","麥可‧傑克森燒傷中心(1984.2成立)","麥可‧傑克森愛滋病救助中心(1986成立)","麥可‧傑克森有色人種教育基金會(1987成立)","麥可‧傑克森兒童醫院(華沙-1993成立)","麥可‧傑克森兒童醫院(巴黎-1995成立)","麥可‧傑克森糖尿病患者基金會(1999年成立,和伊莉莎白‧泰勒)"……每年無償提供數以萬計的患者——特別是兒童患者,貧困患者醫療幫助。一向不願聲張的麥可一定還有別的研究機構和福利基金,只是,這所有的一切,媒體不願去過多宣傳,因為,他們不需要救世主形象的流行歌手,為了滿足大眾的獵奇心理,他們寧願報導甚至製造一些負面陰暗聳人聽聞的消息。

  這麼多年來,麥可‧傑克森已經被媒體妖魔化了,最明顯的就是:明知他是患了嚴重的"白癜風"症,卻偏要說他是漂白的,誤導了許多人,也使麥可蒙受了十多年的不白之冤,明知他的"戀童案件"有太多疑點且還沒有水落石出,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給他定罪了!

  以下文章,將層層分析,麥可的膚色以及他的兩宗"戀童案"。

 

-------------------------------------------------------------------

首先,分析一下麥可‧傑克森的膚色。

  麥可‧傑克森絕沒有漂白,也不可能漂白!如果這世界有黑人"漂白"這個技術,那麼絕不可能全世界只有他一個漂白了!可是我們除了他就再沒有見過或聽說過其他黑人"漂白"的例子!而事實上,當今世界根本就沒有如此徹底的"漂白"技術!想想,我們黃種人想白一點都這麼難,更別說一個黑人了!

  那麼麥可的皮膚為何由以前黝黑變得現在的雪白?其實早在1993年,他就解釋道:他膚色的改變是因為患了"白癜風",而且這個病早在70年代就開始了。他還提到,他的膚色很不勻稱,必須要用濃妝來掩飾。

  而因"白癜風"而全身變白的黑人,絕不止麥可‧傑克森一個!

  下圖是麥可‧傑克森80年代初期的照片,他在模仿他的偶像卓別林,雖然化過妝,但仍可明顯看到他臉上的白斑。注意他的耳朵,也有一小片白。

 

  可惜不能拿出太多的他本人有關白斑的照片,畢竟他是藝人,他只想將他最好的一面呈現在觀眾面前,所以當他出現在別人面前時,他一定是小心的妝扮過的!

  所以用其他兩名嚴重"白癜風"黑人患者的圖片來說明:

  

  這名黑人女性的皮膚變化同麥可‧傑克森驚人地相似。圖中的女孩是她女兒。

  下圖:另一嚴重"白癜風"黑人患者。

 

  事實就是如此,二十多年來,麥可‧傑克森患有"白癜風",而且越來越嚴重!

  然而,媒體絕不會理會麥可作為一個嚴重皮膚病患者的痛苦感受!他們照樣大傳特傳麥可是"漂白"的!並以此攻擊他!

  原因很簡單!發病率最高達2%的"白癜風"有什麼好報導的呢?只有所謂的"漂白"才有所謂的"新聞價值"!才能滿足世人的獵奇心理!!

-------------------------------------------------------------------

分析兩宗"戀童案"。

  簡單說明一下:什麼是"戀童癖"?專家指出:一個真正的戀童癖如果沒有被抓住,一生最少要侵犯240個孩子,因為這是病態,他永遠都無法克制!

  而麥可‧傑克森呢?他身邊的朋友們都說,他只是一個心理年齡滯留在12歲的大男孩。所以他喜歡與男孩子一起玩。他的莊園就是一個超級遊樂園,十多年來一直免費給全世界的孩子們開放,特別是有病的貧困的孩子,這些孩子通過各種慈善機構源源不斷的來到麥可的莊園——Neverland(就是童話故事《小飛俠》裡描繪那個的神奇的小島,孩子們在那裡永遠都不會長大。)這麼多年以來,來到麥可身邊的孩子何止千萬,但二十年來只有兩個男孩在大人的指使下跳出來說麥可性侵犯了他。如果麥可真的是一個戀童癖,那麼,其他孩子呢?難道都讓他收賣了嗎?

  首先分析1993年那次,如果那個男孩真的被人猥褻,那麼他的父親為什麼不報警?而是去找一個民事律師商量怎麼獲得金錢賠償?(警方是後來介入的,並且搜查了麥可的所有住所,帶走他所有的私人物品,包括錄像帶,磁帶,圖片,CD,書籍,但沒有找到任何"罪證"。)當警方詢問男孩時,男孩開始堅決否認麥可對他做過任何不合理的事情,但後來由男孩父親向警方提供了男孩指證麥可的口供。而有人證明,男孩錄口供當天,其作牙醫的父親卻帶他去撥牙,而且注射了sodium amytal(一種同牙科手術無關的可給人催眠的毒品,那可以將無中生有的東西硬塞入你的腦袋!)男孩父親對此無從解釋,只是說恰巧帶兒子去撥牙那天,兒子就(把麥可性侵犯他的事情)供出來了。如果男童真的受到了這麼大的傷害,那麼作為父親的,為什麼還要不停地帶著兒子接受電視報紙的採訪,要他一次又一次的複述他所謂受到"性騷擾"的"痛苦"心情?如果這是真的,難道這不是讓男童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嗎?而重要的,是那個男童繼父錄下來的,他與男童父親的電話錄音:如果我得不到我要的一切,我就要來一場大屠殺!最終,他得到了一大筆錢,而且,在控告麥可‧傑克森之前,他首先控告了前妻,把兒子的監護權奪了回來,這一點對他來說很重要,因為,只有他擁有兒子的監護權,他才能支配那筆賠款。

  男童父親以上種種行為,難道還不能證明這是一個貪婪的父親不惜以親生兒子作為工具而對麥可‧傑克森製造的一場誣告嗎?

93事件男童父親的秘密錄音曝光

  其實這些錄音早在94年就曝光了,但當時的媒體更熱衷於給麥可‧傑克森定罪,故意把它忽略而沒有得到應有的宣傳。但詳文當時刊登在美國著名休閒刊物"GQ"雜誌上。而這次案件發生後,美國哥倫比亞傳媒公司在報導案件時再次曝光一部分錄音內容:

  電視片中畫面原文:

  男童父親:
  "這個人將會遭受超出信仰之外的羞辱……他不會相信將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這超越他最壞的夢魘邊界。……他再也賣不出一張唱片。……如果我過了這一關,我就贏大了。……我會得到一切我想要的……而他們將永遠被毀掉。"

  相關連結——出自"GQ"雜誌
  ……
  Chandler(男孩父親)變得日益暴躁具有威脅性,這使他和Jackson, Dave Schwartz(男孩繼父)與June Chandler Schwartz漸漸疏遠。1993年7月初,曾經和Chandler是朋友的Dave Schwartz(男孩繼父)秘密錄製了一份他倆之間冗長的電話交談。在談話中,Chandler道出了對兒子的憂慮和對Jackson與他前妻的憤怒,他將前妻描述為"冷血,沒有心肝"的人。在錄音中,Chandler表示當他試圖向他的前妻提醒注意他對Jackson的懷疑時,她告訴他"去你的吧"。

  "我和Michael很好地交流過,"Chandler告訴Schwartz說,"我們是朋友。我喜歡他我也尊敬他和他的一切。沒有理由他突然不給我電話。我有一天就坐在屋裡和Michael談過並告訴他我想要從這場關係中得到什麼。告訴他我想要的東西!"

  他向Schwartz承認他曾經"排練過"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Chandler在他倆的交談中從來沒有提起錢。當Schwartz問Jackson做過什麼讓Chandler如此不安時,Chandler只聲稱"他分裂了家庭。我的孩子被那傢伙用權利和金錢所引誘。"兩人都反覆斥責自己不是這個孩子的好爸爸。

  在錄音帶的其他部分,Chandler指出他預備開始與Jackson作對:"已經準備好了。"Chandler告訴Schwartz。"還有其他參與其中的人在等待我的電話並準備就位。我已經付給了他們錢。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當然這個計劃不是我一個人作出的。我一旦打那個電話,那傢伙(他的律師Barry K. Rothman)就能將任何他視線中的人毀掉,哪怕用最曲折,骯髒,殘酷的手段。我就讓他這麼幹。"

  Chandler並且預言,6個星期後,一切都將開始:"如果我過了這一關,我就贏大了。我永遠不會輸的。我將弄個翻天地覆。我會得到一切我想要的,而他們將永遠被毀掉。June將失去孩子的監護權,而Michael的事業將被終結。"

  "這對那孩子有好處嗎?"Schwartz問道。

  "這與我無關,"Chandler回答說,"這將比我們所有人加在一起還重要。一切都將崩潰,其中的每個人都將被毀掉。如果我得不到我要的一切我就來一次大屠殺!"

  Chandler沒有去警察局報案——這是在兒童性騷擾性質案件發生後最恰當的處理方式——,而是去找律師。而且不僅僅是律師。他找到的是Barry Rothman。

  "我找的這個律師,是最他媽骯髒的一個,"Chandler在電話中這樣對Schwartz說道,"他想做的就只是盡快把這公諸於眾,並儘可能的把它搞大,盡可能讓最多的人顏面全失。他手段又髒又狠,非常出色。他一直想揚名天下。"

  ……

來源:CBS, GQ, MJJCN
翻譯:CeSsy, Keen

GQ雜誌調查報告《麥可‧傑克森是被陷害的嗎?》中文版到此觀看:
http://www.mjjasia.com/list.aspx?page=3&cid=4

-------------------------------------------------------------------

簡要總結一下:

  "93事件",麥可最終在1994年與男童父親達到庭外和解的原因是:

  1---首先,這只是民事案件,原告只要求賠款。民事案件一般都按"假定有罪,證明無罪"來審理,這樣麥可勝算的機率恐怕不高,至少這案子要拖上很多年。

  2---警方想方設法偽造證據,威脅證人!他們找到麥可以前的小朋友,威脅說他們有他們的裸照,逼迫他們做偽證。不僅如此,有些警察甚至撒謊騙孩子說他自己童年時也受過性騷擾以此誤導孩子們!(聖塔芭芭拉的警方以及法院在此之前都有過偽造證據,威嚇證人的行為!)

  3---由於麥可住在聖塔芭芭拉,該地區是以白人居民,中上層階級為主的社區,一旦開庭,白人的民意對此案是絕對有消極影響的。

  4---麥可個性脆弱,他不想浪費大量時間在此案上!

  5---極度瘋狂的媒體!毫無客觀公正的煽風點火!整個社會表露出的冷漠--在媒體的誤導下,當時的民意調查,80%的人相信麥可確實做過那些事!!

  6---控方及辯方律師都不願輸掉此案,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和解,這樣雙方律師都不會有損失!因此麥可反而成了真正的受害者!

  不要忘了!美國是白人主宰的社會,黑人,尤其是成功的黑人遲早會成為迫害的對象!特別是在司法界尤其是警方(90年代初是美國警界腐敗最為嚴重的幾年)的歪曲迫害下,原本準備與控告方鬥爭到底的麥可在看到極度混亂及充滿敵意的形勢,接受不到任何強有力的支持後只有通過庭外和解的方式了結了這件民事案。

  然而,事情還未完結。1995年,麥可與其新婚妻子貓王之女Lisa在一個全美直播的電視訪談上,在被問到93事件時,麥可堅決否認了該控罪,並強烈譴責的男童父親利用孩子誣陷賺錢的惡劣行徑!!事後,男童父親又以所述與事實不符再次控告麥可,並索賠千萬美元。結果,男童父親敗訴。

 

-------------------------------------------------------------------

再分析"03戀童案"


英國記者馬丁‧巴席爾


美國聖塔芭芭拉市檢察官湯姆‧史奈頓,傑克森的死對頭。
 
  2003年,英國記者馬丁‧巴席爾騙取了麥可‧傑克森的信任,在追蹤傑克森長達八個月後,製作了一部記錄片《與麥可‧傑克森共同生活》並在全球播出。現在個戀童案,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巴席爾這部100分鐘的記錄片,因為,原告男童——癌症病童葛文及其姐弟曾在記錄片中出現,男童在片中說是傑克森幫助自己戰勝了病痛,並與他成為朋友。他與傑克森握著手談笑,承認他與弟弟曾在傑克森的房間過夜。傑克森說,孩子們都喜歡在他房間過夜,只要他們徵得父母同意,就可以來了。男童說,他媽媽聽說他要在傑克森的房間過夜時,十分高興。談笑間男童還把頭靠在傑克森的肩膀上。雖然馬丁‧巴席爾在記錄片中承認,他沒有看到任何傑克森與男童們之間不正常的事情,相反,他還看到孩子們都很喜歡傑克森。但他還是在片中以此為特寫鏡頭,暗示傑克森與男童葛文有不正常關係。果然,2003年2月,該記錄片在全球範圍播出後,引起極大爭議,洛杉磯"兒童及家庭服務部"因此特地去探訪了男童一家,問傑克森有沒有對男童做過什麼。男童一家極力否認,說傑克森對待男童葛文有如親生父親,絕沒有做過任何傷害葛文的事情。然而,幾個月後2003年6月,男童一家報警,說傑克森"性侵犯"了該男童。奇怪的是,警方接報到一直按兵不動,終於在五個月後的2003年11月,對傑克森的莊園進行大搜查並對傑克森下達"通輯令"。

  這裡有一個重要疑點,就是原告所說的"案發時間"。那部作為控告導火索記錄片是2003年2月6日播出的,"兒童及家庭服務部"在2003年2月14日到2003年2月27日對男童一家調查的,而原告一家所說的"性侵犯"發生時間,先是2002年11月,後改為2003年2月7日至3月10日,再後來又改為2003年2月20日至3月10日。我們先不管控方的時間如何混亂,只是有個疑問:傑克森與原告男童一家的交往的二年中,男童一家多次到傑克森家裡玩住,男童說他與弟弟數次在傑克森的臥室裡過夜,而這二年的時間內,沒有發生任何"性騷擾"事件。而傑克森卻會在暗示他是"戀童癖"記錄片播出之後,全球人們都把目光聚焦到他身上,而焦點就是懷疑他與男童葛文有不正常關係,而且又是在洛杉磯"兒童及家庭服務部"對這件事進行調查的眼皮底下的居然明目張膽地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續多次對男童葛文作出"性侵犯"行為!這個故事編得太假了吧!

  然而,警方卻真的就把這個疑點重重的案子給檢控了!且看看檢控官在開庭陳述中所說的"案發過程"與"作案動機"吧!檢控官湯姆‧史奈登認為:記錄片《與麥可‧傑克森共同生活》全球播出後對傑克森造到極大的負面衝擊,而原告及其家庭則被看作是"潛在的危險"。於是,傑克森夥同五名助手(均被免於起訴)綁架了原告一家,並威逼他們拍了一部讚美傑克森的錄影帶,就在這部錄影帶拍好的當晚,傑克森開始原告男童進行了第一次"性侵犯"。而傑克森的"作案動機"是起源於他的"經濟危機",困為傑克森已經"負債累累",他不想原告一家再給他添什麼麻煩,所以綁架了他們一家,陰謀把他們送到巴西一個偏僻的地方,並且傑克森最終對男童施行了多次"性侵犯"。

  請問大家看完以上文字有何感想,我只覺得哭笑不得。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在美國被批駁的體無完膚的開庭陳述,在中國卻被媒體報導為"強而有力"的,真令人無語。其實,在控方的開庭陳述後,就已經有許多法律界人士認為,這個指控十分不合理,過於薄弱,並認為傑克森一定會贏得這場指控!控方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輸局!

  那麼,為什麼如此薄弱的案件會被檢控呢?在此不得不提一個人,此人正是傑克森的死對頭,負責"93戀童案"與本案的聖塔芭芭拉市檢查官,外號"瘋狗"的湯姆‧史奈頓。不知大家有否聽過麥可在95年HIStory專輯中的那首D.S.?這首歌正是罵湯姆‧史奈頓的。因為,93年原告對傑克森的民事控告在驚動了警方後,檢查官湯姆‧史奈頓以檢查證據為由,強迫傑克森接受極具羞辱性的全裸檢查,不但錄影拍照,還派法醫去檢查他的身體每個部位。如果傑克森不配合,則按認罪處理。(法醫認定傑克森患有白癜風,但這也改變不了媒體對他"漂白了皮膚"的污衊)最終,"93戀童案"以庭外和解告終。原告再也不肯指證傑克森,這使史奈頓十分失望,為此他特意提議修改了當地的一個法律條文,即"兒童性案件"不得庭外和解,只能按刑事案件審理。

  當時,傑克森承受了極大的侮辱,於是,他寫了那首D.S.並把它唱得街知巷聞!從此於史奈頓結下不解之怨。

  當2003年6月,男童一家找到史奈頓時,可以想像,他是多麼的欣喜若狂!十年了,他終於又有機會了!但他卻一直按兵不動,直到五個月後的2003年11月19,他才下令對傑克森的莊園實行大搜查並下達通緝令!而這天,正好是傑克森的新精選集《獨一無二》的發行日!

  在搜查麥可莊園的第二天,湯姆‧史奈頓還特意招開了一個盛大的記者招待會,會上止不住的洋洋得意,不停地發笑,甚至在稱呼傑克森時,直呼狗仔隊給他取的外號"怪人傑克"!他的這些舉動引起群眾的不滿,後來不得不公開道歉,說如果他媽媽還在的話,一定也會責怪他的。 (還是拿傑克森開玩笑,他說的這些話,出自傑克森的D.S.:湯姆‧史奈頓是個冷酷的人,他只想抓住我,不管死活……我想他媽媽當初沒有把他教育好……)

  兩天後,傑克森回應通輯令,前來自首,被帶有手銬送進監獄。當然,他有保釋的權利。但,湯姆‧史奈頓給傑克森開出的保釋費是多少?三百萬美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高的保釋金額!要知道在美國,一般"兒童性案件"被告的保釋金的七萬美元左右,就算是連環殺手嫌疑犯的保金也只是一百萬而已!美國《憲法》第八條修正規定:不得對被告課以"過重的保釋金",這條,在傑克森案上,檢方明顯違反了!

  隨著案子的審理,越來越令人懷疑:這麼一個漏洞百出,不堪一擊的案子,如果沒有檢控官湯姆‧史奈頓的過度熱情,什麼會被擺上檯面?!這不是公報私仇,又是什麼?!這不是司法腐敗,又是什麼?!

  當這麼一個荒唐的案子被鬧上法庭時,當作為一個偉大藝術家與慈善家的麥可‧傑克森推上被告席時,我看到的是人類的善良,清白與自由與法律的公正與尊嚴被一並推到了被告席上!案子審理的這個過程就如一個超級馬戲表演!而美國媒體對傑克森一邊倒的負面報導,更是往美國所吹噓的公正民主臉上抹黑!正如一位在美國的華人所說的:如果再仔細看看電視節目的話,你會感覺到那一個個電視台白人主播臉上和口中透出的讓人毛骨悚然的種族歧視,那是一種你無法起訴,任何法律也無法改變,而且很多時候讓你說不清的邪惡。

  終於,傑克森被證清白了!由十二人組成的陪審團一致裁定,麥克‧傑克森十項罪名全部不成立!

  傑克森清白了!正義回歸了!歌迷狂歡了,傑克森卻平靜得出人意料。或許,身心俱疲的他早就明白,就算法律按公正還他清白,但媒體與世人早就將他定罪了。但他,又能如何改變這一切呢?

  如果你不了解他,不了解整個案子,那麼,請不要對這個人,這件事妄加評論!如果你認為他是用金錢買來的無罪,那麼,你是否認為他買通了十二名陪審員?要知道,法官沒有判刑決權,只有量刑權,而最終判決權,就是這十二名陪審員,他們是由檢辯雙方從數百名候選人中公同挑選的,他們全都是當地普通公民,年齡從十九歲至七十九歲,由四男八女組成,其中有七位是白人,四位是西班牙裔(原告是西班牙裔)與一位亞裔組成。(沒有黑人,因為檢方把黑人候選人全部剔除了,又有幾個人質疑這對傑克森是否公正?)他們必段完全一致才能決定被告有罪無罪!如果你認為傑克森能把他們全部買通,那麼,你就是在污衊了他們並嘲弄了你自己的大腦!

  那麼,為什麼他們一致認為傑克森無罪呢?請看看下面原告一家的證詞節錄,如果你是陪審員,當你看了這樣的證詞,你又該去如何判決?http://pressurechief.pixnet.net/blog/post/11367983


全文轉自:http://www.mjjcn.com/mjjcnforum/thread-8289-1-1.html

歡迎轉載

*附註
麥可‧傑克森 Michael Jackson
伊莉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貓王之女 麗莎瑪莉‧普萊斯里 Lisa Marie Presley

1993男童 喬丹‧錢德勒 Jordan Chandler
1993男童母親 June Chandler Schwartz
1993男童父親 Dr. Evan Chandler
1993男童繼父 David Schwartz

2003男童葛文.亞維佐 Gavin Arvizo

馬丁‧巴席爾 Martin Bashir
湯姆‧史奈頓 Tom Sneddon (Mad Dog)

《與麥可‧傑克森共同生活》 Living with Michael Jackson
《獨一無二:白金冠軍單曲全選輯》 Number Ones

白癜風(白斑症)(Vitiligo)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9%BD%E7%99%9C%E9%A3%8E&variant=zh-tw

戀童癖(Pedophilia)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恋童&variant=zh-tw

麥可‧傑克森 維基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F%88%E5%85%8B%E5%B0%94%C2%B7%E6%9D%B0%E5%85%8B%E9%80%8A&variant=zh-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魔法手繪-Ling 的頭像
    魔法手繪-Ling

    ☆魔法精緻手繪坊★彩繪教學-雲林縣斗六市

    魔法手繪-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